凭借宽厚的可再生能源刺激政策,乌克兰太阳能光伏产量预计将在2012年实现翻倍。
但相对于此,处在光伏产业链下游的硅片、电池、组件厂商却似乎并不领情,在他们看来,若中国商务部真的采取贸易手段制裁美国多晶硅企业,势必将减少这些企业原材料供应的选择性,从而增加生产成本。那些几乎覆盖光伏全产业链的巨头企业,更希望多晶硅价格下降,相较生产多晶硅,其光伏组件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
更何况,考虑诸多因素,商务部否决这一申请的可能更大。然而,就在这一切看似风平浪静之时,根据媒体报道,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环节,洛阳中硅、江苏中能、陕西天宏、赛维LDK等4家企业已于1月下旬向中国商务部正式提交了申请,要求对美国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不论是作为对美国商务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相继发起针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一种回应,亦或仅是巧合,去年11月25日,我国商务部已公开发布了对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的部令公告。时隔3个月后,媒体对美国双方调查的关注已不如从前,在过去一年中饱经沧桑的光伏业也渐渐展现出了回暖的态势。接近美国双反调查的中方律师也介绍,在美国,像MEMC这样的多晶硅巨头比中国企业还积极,他们在不断游说美国政府,希望不要立案。
太阳能产品价格一直在稳步上涨。特别是那些曾迫于原料成本压力,携巨资投入成本优势明显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的企业(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多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两种,而在薄膜电池的三种技术路线中,除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需要一定多晶硅原料外,碲化镉、铜铟镓硒则不需多晶硅),在遭遇随之而来的多晶硅价格跳水后,又令他们再次陷入了尴尬境地。看到众人疑惑的表情,宋行宾笑着说:这是两种不同的铺设方式。
据了解,国家十二五新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提高到11%左右,其中核电和水电约占7%。宋行宾介绍,所有装置都按12级大风和50年一遇大雪条件,做了配重荷载试验,保证安全。北京市能源与经济运行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英建说。项目总装机容量5000千瓦,设计寿命25年。
十二五末新能源占比达6%北京市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提出,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55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6%左右暂时缩减劳动力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决定,但是我们认为加速下一代光伏组件的生产会为我们的客户带来更多的益处,并且在将来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领先的碲化镉薄膜光伏组件生产商AboundSolar公司近日宣布,第一代光伏组件将停产,此举是为了加速生产进程和设备更新,为进行下一代高效光伏组件的生产做准备。一旦设备更新完毕并且性能通过测试,公司期望于2012年底恢复12.5%-13%的高效光伏组件的大规模量产。在2012年1月份上旬公司依靠商业化生产设备生产出了数百AB2光伏组件。AboundSolar公司CEOCraigWitsoe说,当前市场条件对于所有美国太阳能生产商是具有挑战性的,但是长期来看,那些低成本、高可靠性系统的生产商将成为赢家。
通过集中资源加速下一代高效技术的扩展,我们将为客户降低总的系统成本,增加我们的收益率,并且提高国家就业和能源安全。第一代光伏组件产品的停产将暂时缩减其位于科罗拉多工厂的180个固定工作岗位。AboundSolar的新的高效AB285W组件的效率达到12.5%,并且得到了美国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证实在2012年1月份上旬公司依靠商业化生产设备生产出了数百AB2光伏组件。
领先的碲化镉薄膜光伏组件生产商AboundSolar公司近日宣布,第一代光伏组件将停产,此举是为了加速生产进程和设备更新,为进行下一代高效光伏组件的生产做准备。一旦设备更新完毕并且性能通过测试,公司期望于2012年底恢复12.5%-13%的高效光伏组件的大规模量产。
第一代光伏组件产品的停产将暂时缩减其位于科罗拉多工厂的180个固定工作岗位。AboundSolar公司CEOCraigWitsoe说,当前市场条件对于所有美国太阳能生产商是具有挑战性的,但是长期来看,那些低成本、高可靠性系统的生产商将成为赢家。
AboundSolar的新的高效AB285W组件的效率达到12.5%,并且得到了美国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证实。通过集中资源加速下一代高效技术的扩展,我们将为客户降低总的系统成本,增加我们的收益率,并且提高国家就业和能源安全。暂时缩减劳动力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决定,但是我们认为加速下一代光伏组件的生产会为我们的客户带来更多的益处,并且在将来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009年,我国的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2%,比欧洲高出13个百分点,比美国高出15个百分点。2007年起,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跃居世界第1,有4家太阳能电池企业进入全球十大排行榜。到2015年形成多晶硅领先企业达到5万吨级,骨干企业达到万吨级水平,1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得光伏企业,3~4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得光伏专用设备企业。
未来几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仍将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对于硅片的需求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支持研发稳定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技术,建立千吨级电子级多晶硅以及万吨级高级多晶硅生产线综合能耗小于120度/公斤。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走低碳之路,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
其次,做好宜昌南玻硅材料基地。硅片硅片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由于生产1MW的太阳能电池对硅片消耗量很大,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太阳能用硅片市场需求。
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典型的安全、清洁能源,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使用范围广泛,且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光伏系统集成应用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与经验,并有一批技术实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光伏企业。该报告建议,基于光伏产业当前发展布局呈现的特点,未来5年湖北应努力形成以武汉为主体,以宜昌、黄石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格局,重点加强武汉、宜昌、黄石光伏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沿江光伏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多晶硅多晶硅材料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太阳光伏电池的原材料,处于信息产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链的最前端,生产技术含量高、投资大。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湖北光电领域共获批发明专利8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名副其实的光伏电池制造中心。近年来,湖北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和并网发电系统、专用控制器和逆变器等多个项目的研发。
2010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到4.5万吨,同比2009年2.2万吨翻了一番,全年销售额超过230亿元,就业总人数超过1.5万人。同时,湖北正谋划打造一个庞大的光伏产业链,计划在未来数年内,通过对光伏电站百亿元的投入,拉动从太阳能电池核心元素硅的生产到发电设备安装等全产业链形成千亿元产值。
国内多晶硅企业,如中能硅业、江西LDK、洛阳中硅、大全集团等,产能规模已经或将跻身世界前列。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首先,是完善武汉城市圈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业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已掌握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使电池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突破150-160微米以下新型切片关键技术,如金刚砂、钢线切割技术,提高硅片质量和单位硅材料出片率,减少硅料切割损耗。依托宜昌的氯碱化工、硅资源等优势,重点发展多晶硅和单晶硅等光伏产业上游材料,适度配套发展硅片和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等,努力打造成为湖北省光伏产业上中游的集聚区。
当前,在湖北实施的光伏应用项目基本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示范性项目。太阳能电池2005年以来,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26%,特别是2007年增长率达到218.9%,远远高出同期世界平均增长47%的水平。
《规划》指出:支持高效率、低成本、大尺寸铸锭技术,重点发展准单晶铸锭技术。按照《规划》的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支持低能耗、低成本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技术。